要出脫股票還是參與除權息?

《公司獲利配股,是配現金好還是股利好?》股東會季節快要結束了,公司的獲利又到了要分配的時間了,如何判斷各公司發現金比較好還是發股票好?這個問題且聽我娓娓道來。

要出脫股票還是參與除權息?

(原文已刊登於理財周刊820期 會計師談理財_要出脫股票還是參與除權息 20160513)

股東會旺季現在慢慢到了尾聲了。到底要出脫股票呢?還是要續抱參與除權息,是很多投資人想要問的問題,該要怎麼做,讓筆者分析給你看看。

股東會旺季已經到了尾聲,大概每檔股票發多少股利?發多少現金多少股票?何時發股利?除權息參考價是多少?…等等的資訊也會慢慢浮上檯面讓投資大眾慢慢暸解。

到底參與除權息會不會多賺一點?

張三是股票進出的大戶,以前常會注意買股票的除權息的日期,因為除權息時,戶頭裡雖然多了股息,但股價也減少了,若是沒有填權填息,口袋裡的錢實質上也沒有增加。舉張三的例子來說明吧,張三有持有一檔日月光,除權息前參考價是30元,除權息後的參考價是27元,公司預計配3元,其中要除權的股票股利1元,要除息的現金股利是2元,股利殖例率為10%(3/30),收到股利後市場就會開始填權息的行情,運氣好漲回到30元的價位,股利就是多賺的。若是不參加除權息,可以在除權息基準日前以30元賣出,等到除權息基準日當天再以27元買進,實質上也有拿到股利的效果,而且也可以享受填權填息的行情。

除權息要負擔的稅負

要不要跟著領除權息的股利,可能要考慮這檔股利殖利率(類似投資報酬率)高不高,可能要負擔股利因此而產生累進稅率的綜合所得稅(表2),還要負擔股利而多產生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(大約1.91%),天呀中華民國「萬萬稅」。

稅法上有兩稅合一制度(表1),簡單說股利透過計算股東可扣抵稅額之比率,將是公司繳的所得稅,退給個人去抵個人的綜合所得稅,股東可扣抵稅額越高可以退的稅越多。但是104年開始,財政部就修改了法令推出財政健全方案(回饋稅制度),使可扣抵稅額減半發放,股票族可取得的抵稅權利就變的更少了。

邊際稅率的分析

案例條件下,我們大概可以得出一個結論(見表3),在個人所得稅各級距下,只有適用5%級距的人且拿到10.53%以上的高稅額扣抵比率,才有可能享受到在兩稅合一下,公司幫忙繳的所得稅,個人還可以額外退稅的福利。若是低於此比率的話,可能要考慮要多吐一點股利來付隔年的綜合所得稅稅金,預期會拿到的股利殖利率會也因此而減損變少,投資人要有心理準備。實務上在經營股票的人也會用公司組織來操作股票進出,採用公司組織及採用個人名義買賣股票的分析可見表4。

表1:歷年股東可扣抵稅額比率上限
年度 未加徵10%上限 已加徵10%上限
86年以前 不適用可扣抵比率
87年到98年 33.33% 48.15%
99年到103年 20.48% 33.87%
104年以後(註) 法人:20.48%

個人:10.24%

法人:33.87%

個人:16.94%

(註)扣抵稅額減半僅有分配給個人的比率減半。

表2:綜合所得稅稅率級距表
稅率(A) 課稅級距(B) 累進差額(C) 應稅金額級距(D) (註)減半前

最低比率(E)

(註)減半後

最低比率(F)

5%       0~520,000 0 0~26,000  5.26% 10.53%
12%   520,001~1,170,000 36,400 26,000~104,000 43.18% 無法
20% 1,170,001~2,350,000 130,000 104,000~340,000 無法 無法
30% 2,350,001~4,400,000 365,000 340,000~515,000 無法 無法
40% 4,400,001~10,000,000 805,000 515,000~3,195,000 無法 無法
45% 10,000,000以上 1,305,000 3,195,000以上 無法 無法

(註)此為減半前及減半後,最低要拿到多少稅額扣抵比率的股利,才不會多繳稅的限額。

表3:綜合所得稅取得股利試算
稅率 股利所得淨額 取得稅額

扣抵比率

稅扣比率

減半

可扣抵稅額

(抵稅權利)

減半後

股利所得
(總額)

因股利而增加之所得稅 多退稅

或多繳稅

(A) (B) (C) (D)=A*B*C (E)=A+D (F)=E*稅率 (G)=F-D
5% 100,000  9% 1/2  4,500 104,500  5,225 多繳1,725
12% 100,000  9% 1/2  4,500 104,500 12,540 多繳8,040
5% 100,000 12% 1/2  6,000 106,000  5,300 少繳  700
12% 100,000 12% 1/2  6,000 106,000 12,720 多繳6,720
表4:不同主體持有股票的效果分析
法人持有 個人持有
股票買賣 所得稅 免稅 105 年度起為免稅
最低稅負 所得逾 50 萬以上以 12% 課徵 所得逾 600 萬以上以 20% 課徵
獲配股利 不計入所得課稅 應課稅
優點 1. 獲配股利採用兩稅合一,不計入所得課稅

2. 若是股票買賣的邊際稅率適用 12%(最低稅負),不似個人稅率為 20%

1. 常常進出的投資人,可適用 600 萬的最低稅負門檻

2. 無需記帳

缺點及應注意事項 1. 賣股年度要注意最低稅負,課稅的起徵點為所得 50 萬,不似個人起徵點 600 萬較高

2. 注意公司有財務所得未分配盈餘加徵 10% 課稅規定

3. 公司法人有帳務的處理成本(要記帳)

1. 所得逾 600 萬後,應課徵 20% 稅率較高

2. 獲配股利為應稅,應注意公司配發股利的稅額扣抵比率是否太低,導致獲取配股又要額外應繳稅款

適合採用的投資人 1. 適合長期股利所得多的大戶投資人

2. 適合想要長期持有股票不想賣,持有部位較大的投資人

1. 適合無股利所得的投資人

2. 適合常常進出的投資人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